作为一种只能生活在南美洲南部跟南极洲的海洋生物,自己本身的实力也不足够强大,鳄冰鱼只能以小鱼虾跟桡足类生物为食。由于原生地的生存状态特殊,它的身体构造以及各器官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其它海洋鱼类大不相同,甚至有些特征,连科学家们都难以琢磨。

比如,大家都知道鱼靠鳃呼吸,皮肤作为辅助。但鳄冰鱼打破了这种规则,它的皮肤是主要呼吸器官,足够代替了鳃的功能,这种呼吸方式更简单粗暴,吸收氧气的能力也更强大。
那么到底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鳄冰鱼的实际衍化过程是怎样的呢?其实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定论。随着这些年全球温度的一直上升,两极出现冰雪消融的现象。南极洲的拉森冰架,就在那个时期开始崩塌。2007年,科学家进入南极洲考察,恰好在这里发现了19种生物,其中就有鳄冰鱼。
人们发现这种鱼的外形颇具特色,并且不会因为水温太低而休眠或死亡。除此之外,人们把它带到实验室,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虽然鱼生活在水里,但它也是需要血液循环的。很多人对鱼的血液比较好奇,但看过相关科普的人都知道鱼不仅有血液,而且大部分的鱼血都是红色的。

但鳄冰鱼是例外,它体内根本没有血色素,所以流出来的血近乎透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含量仅是人的1/25,这也让某些品种的鳄冰鱼看起来晶莹剔透,好像精致的冰雕。现在科学家还没有研究出鳄冰鱼的红血球为什么会这么弱。强大的体表呼吸功能,让它体内储存了足够的氧气,完全弥补了血红蛋白不足的缺点。也由于这样的身体构造,鳃的功能不再那么重要,密集的那毛细血管遍布全身,保证机体可以正常代谢,同时也确保氧气遍及身体每个部分。

为了研究鳄冰鱼为何能在寒冷的水中生活而不被冻住,1953年,美国沃兹堡海洋研究所的斯科兰德等人加大对这种生物的研究,它们惊奇地发现,生活在南极海域的鱼类血液中,都存在着一种高分子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使得这里的鱼类血液冰点降低。随后,他们为阐明这种物质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70年前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德佛里斯等人又指出:上述那种具有抗冻作用的高分子物质,实际上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糖蛋白质。他们从生活在南极海的,两种特殊鱼类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糖蛋白质,称为“冰点下降糖蛋白质”。

说到底,由于科技的限制,我们对鳄冰鱼的研究根本没有多么巨大的进展,至于未来能不能揭开鳄冰鱼的前世今生,只能靠研究员的努力。毕竟还有大部分的海洋没有被探索,一切谜底,或许都藏在某个角落,等我们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