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 To The Blue
人类对海洋只了解到5%,海洋深处可能是另外一个世界
动态
News
胆小勿入|盘点那些可怕的海洋生物
2022-09-16 来源:/

自古以来,海洋就被人们冠以许多神秘色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海洋探索的脚步。从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到DC电影里的“海王”,从《西游记》里的“东海龙宫”到西方世界陪伴儿童成长的“海绵宝宝”,人类用独特的想象力赋予了海底生物不同的美好画面与神奇色彩。但在保有美好的想象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对海底保持这一份警惕,接下来就让我们盘点一下海洋中那些可怕的海底生物,一窥神秘海洋的究竟。

一.浅海区域

浅海海域指的是水深小于500米的地方,相较于深海,浅海更加光亮、温暖与食物较多的特性使大多数的海洋生物集中生活在浅海海域。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要介绍的就是在生活在浅海的生物中的,那些具有较大危险系数的海洋生物们。

首先,就是众所周知的,危险系数5颗星的大白鲨。

1.白鲨

又称噬人鲨,是最大的食肉鱼类。由于其体积巨大且具有较大的攻击性,因此又被称为“海洋杀手”。大白鲨多栖息于常升近表层,水深3~300米,有时也下降在700米或1000米深处以及有时也来近海浅水。而作为海洋生物,大白鲨凭借它的危险性成功在人类社会的电影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大白鲨同时还具有十分强大的好奇心,但在它满足自己好奇心时,他所选择的方式往往没有那么“友好”。它经常通过啃咬的方式去探索不熟悉的目标,还会将一切它们感兴趣的东西吞下去:肉、骨头、木块,甚至钢笔、玻璃瓶等(它们的胃内有一层坚韧的壁,这样吞入的东西不会弄伤它,但正因如此大白鲨给人类造成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海洋生物虽然个头远比大白鲨小,但杀伤力绝不输大白鲨。

2.蓝环章鱼

隶属于章鱼科,俗称蓝圈章鱼,豹纹章鱼。广泛分布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与大白鲨残暴的啃咬方式不同,蓝环章鱼对人类产生威胁的方式往往是对其毒素的使用。在海洋中,蓝环章鱼属于剧毒生物之一,被这种小章鱼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它体内的毒液可以在发作后数分钟内置人于死地,可遗憾的是医学上现在还没有相应的解毒方式。

通过人们对于海底世界不断的探索发现,到目前为止蓝环章鱼与箱水母被确认为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人被这种章鱼蜇刺后几乎没有疼痛感,一个小时后,毒性才开始发作,大概这也能称之为蓝环章鱼“最后的温柔”。

幸运的是蓝环章鱼并不好斗,很少攻击人类。

3.箱水母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箱水母与蓝环章鱼并称为“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

箱水母也叫立方水母,箱水母是地球上已知的对人毒性最强的生物,又名海黄蜂,是腔肠动物中的一种。大约有20种,海生。会主动猎食鱼类,蟹类等动物。独居,其触手对于人体有剧毒。但与蓝环章鱼的“温柔一刀”不同,在箱水母攻击人类时人会感到肌肉疼痛,但2分钟内,人的器官功能会衰竭。

如果中了箱水母的毒,4分钟内不救治的话必将死亡。美国《世界野生生物》杂志综合各国学者的意见,列举了全球最毒的十种动物,其中名列榜首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洋动物箱水母。

与上述两种生物相同的是,“毒性”同样也是石头鱼对人类产生威胁的关键词。

4.石头鱼

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如果有人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向外发射出致命剧毒,它的脊背上那12至14根像针一样锐利的背刺会轻而易举地穿透鞋底刺入脚掌,使人很快中毒并一直处于剧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

在对上述海洋生物了解过后,接下来向大家介绍的最后一种浅海海洋生物在对比后就显得十分“温和”,而在被它毒到后,需要的治疗方法也十分简单,因此相对于前几种生物来讲,其危险系数相对较低,而这种生物就是火珊瑚。

5.火珊瑚

火珊瑚又名刺珊瑚,俗称两叉千孔珊瑚。属于水母种类,含有毒性强烈的刺丝胞。如果碰到火珊瑚,皮肤会立即产生灼烧感,同时会长疹子,并导致淋巴腺肿大。其大多分布在中国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台湾。国外东至玻利尼西亚,西至红海,南到澳大利亚,北经日本琉球群岛到日本本岛。

而被它刺伤的治疗方法则是:用海水冲洗,然后用醋或酒精擦拭患处以减轻疼痛,最后用镊子拔出或剔出残留物,使用抗组胺剂之类的药物涂抹患处可减轻发痒及灼烧感,亦可使用止疼药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罗列的浅海海洋生物虽大多具有毒性,但海洋生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在它们认为自身受到威胁时才会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进行防御与反击。可若是真的在海边遇到了上述生物,还是尽力躲开较好,毕竟如果遇上了胆子较小的那一类生物,如果被毒刺刺到就会陷入到麻烦的境地之中。

二.深海区域

对于深海区域的海洋生物而言,由于它们生活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海,因此他们对于外貌的需求大多都是“实用大于美观”,因此,深海生物的可怕,大多都可怕在他们看起来实在是过于恐怖。当我们在微博搜索栏输入“深海可怕生物”时,“丑的可怕”则是每个人在形容深海海洋生物时的形容词,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在长相上就饱受歧视的深海海洋生物吧。

1.毒蛇鱼

毒蛇鱼别名蝰蛇鱼、蝰鱼。一般在海面下 80-1600 米的水层出没,是这个深度的海洋中看上去最面目可憎的鱼类之一。这种鱼类的牙齿非常大,而又由于其牙齿的巨大,因此他的嘴无法将牙齿包住,只能将牙齿暴露出来显出一副十分可怕的样子。但外露的巨大牙齿在毒蛇鱼捕食时让毒蛇鱼拥有了巨大的优势。在毒蛇鱼捕食时它能够飞速的冲向猎物,并在第一时间内将自己的牙齿牢牢钉在猎物体内。使其在填饱自己肚子方面“快人一步”。

在中国东海、南海,国外见于日本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热带至温带76.2-1524米的深海海域,我们都可以找到毒蛇鱼的身影。

2.尖牙鱼

与毒蛇鱼相同,尖牙鱼得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牙大。相对于体型来说它的牙齿可能是海洋鱼类中最大的。但与毒蛇鱼不同的是,尖牙鱼的牙虽大,但由于其脑子左右两侧各留有一个“插槽”,因此他可以将嘴合上,也不需要外露它巨大的可怕牙齿。尖牙鱼栖息在大洋中特别深的地方,虽然人类经常在500米到2000米的海洋深处发现他们的身影,但5000米深处的海洋深渊都是他们的家。

众所周知的是,深度越深食物越少,海水的温度也越低。因此生活在接近冰点的海水里的尖牙鱼它们对于食物的选择总是“来者不拒”,而它们的食物来源大多是来源于上面几层海洋落下的东西。

3.吞噬鳗

与上面两种鱼类不同的是,吞噬鳗通常指的是两种鱼。一种可以长到1.8米,另外一种只能长到75厘米。但他们拥有一个同样的特点,想必不用我说大家也猜得到,吞噬鳗同样拥有一张大嘴。这种鳗鱼在生理构造上没有上颚,它的下颚也是松松垮垮连在头部,于是它也从来不合嘴。因此当它张大嘴后,可以很轻松的吞下比它还大的动物,在中文中又被叫做“宽咽鱼”。可尽管他可以吞下较大的动物,但它自己还是更偏向于以缓慢游动的小鱼小虾为食,吃大餐的时候还是少数。

深海鱼类的共同特征:

通过上述盘点不难发现,许多深海海洋生物都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即:嘴巴巨大。显然,这类特点产生的原因大多由于深海的环境有关,且又由于在深海可以供给生物捕食的食物并不多,一旦碰到食物,口越大,一口吃进的食物就越多,生存的机会就越大。因此久而久之,深海海洋生物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它们生存的外形条件。其实我们也不难看出,我们虽说深海海洋生物十分“可怕”,但大多都是因为它们的外形。

相较于浅海的海洋生物,深海海洋生物虽然外表丑陋,但攻击性较小。甚至有的深海生物还会呈现出“出水即死”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对于深海的探索还并未达到十分全面的地步。对深海保有好奇心,但与此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敬畏心也是我们当下应当对深海海洋生物所保持的态度。

  • 热线:400-8766-576
  • 手机:15318891297
  • 邮箱:shaofei@vp3d.cn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郑州路43号橡胶谷A座122室
Copyright © 2018 青岛矢量数字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服务:领创时代    ICP证: 鲁ICP备19001481号-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