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 To The Blue
人类对海洋只了解到5%,海洋深处可能是另外一个世界
动态
News
海洋保护小科普:关注海岸带弹性
2022-10-21 来源:/

几天前,本年度最强水果台风“山竹”侵袭东南亚及我国华南地区。“山竹”登陆当天,狂风暴雨袭击城市,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2公里/小时,海边大浪滔天,水位上升、海水涌上海岸。终于送走了“山竹”,那遭到它侵袭的海岸带何时能完全恢复?下次台风来袭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
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海岸带弹性”(又称“海岸带韧性”)!
什么是海岸带弹性?
海岸带弹性(Coastal Resilience)指海岸带自然生态、社会及经济系统在遭受灾害带来的外界干扰时(例如风暴、海平面上升、海岸线侵蚀等),抵抗、恢复及适应其负面影响的能力。
弹性这个概念不太好理解?打个比方你就明白。弹性(或韧性)的概念其实和人的身体素质很类似。一个人身体素质好,抵抗力强,就能少生病,生病以后也很快能够恢复。而身体素质不好的人,抵抗力差,容易生病,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康复。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海岸带弹性?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的气候在持续变暖。它带来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更多酷热天气和极端降雨天气,极端少雨年份增多。全球变暖也导致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更加频繁。自1980年起,在全球范围内,与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数量翻了3倍。
海岸带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人类活动和经济投入的重要区域。在我国,占国土面积13%的沿海地区生活着42%的全国人口,创造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一方面优越的地理位置给海岸带创造和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另一方面由于靠海,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气候和天气灾害每年给世界的滨海城市带来上万亿的损失。世界各国的滨海城市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式,一方面通过完善城市的防灾基础设施(如堤坝),另一方面通过增强灾后应对来快速恢复 。
如何提升海岸带弹性?
在传统海岸带防护中,海堤、防波堤等“硬质”工程被广泛使用。但它们有着不低的建设成本,且很难随着海平面上升不断做出调整,一些堤岸的建设也破坏了原有的天然岸线。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在许多地方,诸如红树林、珊瑚礁、牡蛎礁等自然生态系统在减少海岸带灾害影响上可能更有效果,也更具成本有效性。这些自然生态系统不仅能够通过减缓波浪能来减少台风等灾害对沿海人口和基础设施带来的损失,而且还可以随着海平面上升而生长,从而提升气候变化下的海岸带适应性。
红树林和盐沼湿地不仅能稳定水中的泥沙,还可以减少海浪对海岸带的冲刷;近岸珊瑚礁和牡蛎礁则能起到消减波浪能的作用。一份全球性的研究报告显示,潮下带珊瑚礁平均可削弱97%的波浪能;也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海岸带栖息地能使浪高降低30%-70%。TNC最新发表的研究指出,在墨西哥湾进行湿地和礁体的恢复,收益产出比可高达3.5,即每1美金的栖息地恢复支出将可获得3.5美金的洪水减灾效益,而对于一些人工的工程性措施,如堤坝等,收益产出比仅为1。
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增强海岸带弹性的效果有多好?举个例子你就知道!
2012年飓风桑迪席卷美国东海岸,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泽西海滩,巨浪轻易地将海边的防护设施推倒,海水裹挟着泥沙侵袭了海岸边的社区,当地居民损失惨重。据估计,这次飓风造成了当地6.4亿美金的损失。 然而,同样位于新泽西的开普梅(South Cap May Meadow)几乎没有受到飓风桑迪的影响,这主要得益于这里的滨海湿地修复项目。
2004年,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在这里开展了淡水湿地及海岸带栖息地修复项目,旨在保护当地社区免遭洪水侵袭的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TNC海岸带弹性项目
基于沿海地区对提升海岸带弹性的迫切需求,TNC自2008年起发起了海岸带弹性项目,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平台的海岸带弹性工具,致力于评估海岸带遭受的自然灾害风险、识别基于自然生态系统来降低灾害风险的潜力
海岸线防护工具概念图
该工具是第一个探索基于自然的减灾防灾解决方案的决策支持工具,它包括了一系列具体的应用工具,如风险识别、海岸线防护工具等,从而支持政府机构、规划单位以及沿海社区制定出成本有效性最高的灾害风险规避、岸线修复以及增强海岸带弹性的策略。(想了解更多,请点击阅读原文,或直接访问:coastalresilience.org )
纽约州海平面上升模拟结果,蓝色为不同气候变化情境下的淹没几率
现在,全球已有超过100个社区参与海岸带弹性工具的使用与应用,相关项目已经在美国17个沿海州、加勒比海、墨西哥、中美洲地区实施。在美国,这套方法为很多项目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持,如康涅狄格州的海平面上升应对政策,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海军基地迁地项目等。
在中国,TNC希望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兼顾人类发展和生态健康的双重需求,来增强滨海城市对气候变化下的海岸带灾害的应对能力。台风“山竹”走了,但未来可能还有“芒果”、“榴莲”。如何增强海岸带弹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好应对灾害的能力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 热线:400-8766-576
  • 手机:15318891297
  • 邮箱:shaofei@vp3d.cn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郑州路43号橡胶谷A座122室
Copyright © 2018 青岛矢量数字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服务:领创时代    ICP证: 鲁ICP备19001481号-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