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 To The Blue
人类对海洋只了解到5%,海洋深处可能是另外一个世界
动态
News
吸盘鱼:我的脑瓜子的确好使
2019-07-27 来源:/

都说深海出奇葩,这话一点也不假。照常理而言,在海洋这种危机四伏、食不应求、竞争力极强的环境下,吸盘鱼作为一只平庸的海鱼,没有鲸鱼那样庞大的身躯,也没有鲨鱼那样锋锐的利齿,更没有海豚那样超高的智商,凭什么能活下去?后来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吸盘鱼之所以在大海中活得这么滋润,全凭它的脑瓜子。

 

 

说起吸盘鱼,就不得不提一下它那槽点满满的脑袋。人家别的海鱼脊背上的鳍长得不能说是十分漂亮吧,但至少也是支棱着,显得一身正气,这货倒好,鱼身顶端的背鳍直接变形成吸盘的形状,让原本就黑黢黢的它更加猥琐了。可有道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的吸盘不是为了御敌,不是为了征婚,不是为了迷惑,也不是为了伪装,只是为了弥补它另一个出名的特点——“懒”,吸盘鱼仿佛是做了一道选择题,最终在“爱情”和“面包”之间果断地选择了“面包”——长得帅不帅的不重要,有吃的才重要。

 

作为一只鱼,学会游泳是本分吧,但它却不喜欢游泳;作为一名懒蛋,吃点浮游生物能活下去就行了吧,但它却偏偏爱食肉。这一切看起来十分矛盾,但它的确活得非常惬意,就是因为脑瓜子太好使了。它可以利用脑袋吸附任何生物,借此搭乘顺风车,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当然它也不是谁的车都上,人家只吸附比它强壮的生物,比如海龟、翻车鱼,甚至鲨鱼,再过分一点,渔船、游轮等它都敢上,只要游得够快的,它都会biu......得一下吸过去,非常蛮横非常不讲理。

 

值得表扬的是,它的便车也并非是白坐的,有时会帮大鱼吃掉身上的寄生虫,有些惧怕寄生虫的鱼类还是蛮欢迎它的。可如果到达了一片食物丰饶的海域后,它那唯利是图的本性便彻底暴露,它会毅然决然地离开吸附的大鱼,自己大快朵颐,吃吃吃去了。最后等它酒足饭饱后,便会再吸附一只路过的大鱼,跟着离开这里,免费搭车去寻找下一个食物丰饶的海域!

 

吸盘鱼有这样神奇的脑袋,自然也逃不过科学家的慧眼。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吸盘鱼都是很好的仿生模板。迄今为止,绝大部分的水下机器人行动都十分缓慢,最快的一种自主行动机器人速度仅仅为每小时216米。最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启动了一项利用3D打印技术吸盘鱼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盘鱼仿生机器人完全模仿了吸盘鱼的脑袋,可以随意吸附在鲨鱼、鲸鱼或海豚等动物体表,可以作为生物标记进行深海生物跟踪和观察,还可能用以维护水下石油管道之类的人工水下设施,用处十分广泛。

 

 

作为海洋中的懒蛋,不仅凭借着能吸附一切的脑瓜子实现了“小康生活”,还成为了人类科学家们研究和学习的榜样,小编在惊叹之余,忍不住想说,这样牛掰的脑瓜子,请给我也整一个!

 

  • 热线:400-8766-576
  • 手机:15318891297
  • 邮箱:shaofei@vp3d.cn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郑州路43号橡胶谷A座122室
Copyright © 2018 青岛矢量数字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服务:领创时代    ICP证: 鲁ICP备19001481号-1
--友情链接--